当前位置:71优秀范文>电影《1917》观后感(精选5篇)

电影《1917》观后感

2022-06-22 04:01:33会员整理

篇一:电影《1917》观后感

李李若雯

战争的绝望与希望书写着英雄的战歌。——题记

坚持

这是2020奥斯卡,最佳摄影+视效+混音,它是最适合大银幕的电影。影片开头一镜到底的长镜头让人身临其境,颇令人震撼!

影片讲述了一战时期,两名英国士兵为了拯救成千上百的生命而冒险穿越敌境,传递情报的故事,24小时内穿越敌境,这听起来是多么不可思议,可是他们做到了,他们也许并不知道前方的路很长,很危险,可他们还是坚持走了下去。

坚持,这是我看完这部电影后的第一感受。你也许有自己宏伟的梦想、有自己想要完成的心愿,但是,你有勇气、有信心坚持去完成吗?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影片中两位主人公经过了无人的战壕、遍地的尸体、一片片废墟,甚至差一点就命丧敌手。一战时期,那时的艰苦环境可想而知,可他们硬是凭着坚定的信念坚持下去。所以我们就更要学习他们这坚定信念,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幸福永远只会眷顾脚踏实地的人,前提是——你要坚持走完自己的路。

希望

影片中导演选择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很好的让我们跟随主角沉浸故事,因此我要学习到了“希望”的重要性。

这部电影的故事很好理解,但他并不是单单的一个简单的故事。除了故事,我看到了一个隐藏的含义——希望。刚开始影片主人公菲尔德,并不把这个任务当回事儿,他也不把荣誉放在眼里,他觉得那些都是不切实际的东西。在那个战火不断、炮弹满天飞的年代,菲尔德更不敢妄想活着回到家乡,因为她对活下去没有希望。直到和他同行的布莱克救了自己,还舍命救了敌方的飞行员。这样非要得意识到生命并不只是“生”与“死”那么简单,布莱克救了菲尔德,给了他希望,他也不再惧怕生死,争分夺秒把情报送到前线,因为那不仅仅是他的希望,更是1600人的希望。影片最后,非要得瘫坐在大树下,拿出家人的照片>_<,背后写着那句话——回到我们身边。意味着菲尔德一定会怀揣着希望活下去。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不要辜负这青春年华,我们也应该带着自己的梦想怀揣着希望向自己的理想奔赴而去,前途一片光明!

篇二:电影《1917》观后感

《1917》是一部战争电影,这个电影有许多地方和《八佰》相似,却又有许多不同点,《1917》讲的是两位16岁的英国兵获得了将军给的一个任务,将在黎明之前给一个长官停止攻击指令,否则将失去1450人,因为德国人设了陷阱,打仗谁会打着比你厉害突然让给你一些土地呢?而那位长官却中了。

“不!不要!轰!”这里是两位英国士兵到了德国军的战线,可他们已经撤了。轰,德国军设了一个陷阱,他们虽然发现了,可一只老鼠却给踩中了,他们也差点丧了命,他们离最终地点只有一半路程了,电影中,他们走过的地方基本上都有人的尸体,和一些弹壳,这让我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无情,两位16岁的人其中有一位的www.71best.cn哥哥就在那个即将进攻的营里面,可,他死了。事情是这样的,他们似乎走到了一个很小的农场,刚好,狁上了两架英国飞机打一个德国飞机,德国飞机被打落了,刚好落在他们面前,他们救下了那个德国人,可是谁知,那德国人忘恩负义,刺死了其中一个人,而另一个人却在打水,给他点水喝,战争啊,你造就了多少没有感情的人啊?

最后那个人完成了任务,中间的事我就不说了,免得你已经知道了所有剧情后不想看了,或者你压根不想看。

看了这部电影,我是了解了人们的贪心,如果那些地位高的人没那么贪心,就不会有枪这个东西,不会有士兵,有士兵意味着会有战争,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死,哎,战争你多无情,多残酷啊!

篇三:电影《1917》观后感

王佳盈

以前的我住在安逸的生活中,从来没有真正的感受过战争的残酷,但是我自从看过《1917》这部电影后,我有很多感受。

这部电影为我们介绍了在英德战争时期,两名英国士兵为了拯救成百上千的生命,不怕牺牲,走在泥泞、坑坑洼洼、到处充满战士们的尸体和遍布着尸体腐烂了后的臭气的路上,冒着生命危险小心翼翼地穿过敌境传达重要情报的故事。

我看到布雷克和斯科菲尔德即使是在残酷的战乱中,在随时面临死亡中,人性中的良知和善一直都存在。因此也会在敌机坠落时会去救敌。救人的坚定中也看出他们对每个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尽管最后布雷克被敌人所害,但是他们没有任何怨恨,悲痛的同时只是尽自己所能平和的面临生命的最后一刻。

看到这里的时候有种生命超越时空的触动,超越生死,让我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的平凡和谐。

从这部电影中我能感受到这两名英国战士为传递重要情报,挽救生命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不懈,所以我一想到现实中的自己就羞愧不已。

我生活在和平的时代,没有战争,也没有硝烟,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有家人宠爱着,我应感到快乐,而去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可是,并不是这样。每当我遇到一点困难时我就哭,也没有毅力,总是坚持不到最后,做事也总是三分钟热度,不自律,不坚持。

但是这部电影中却让心灵感到震悚。我不再抱怨自己总是遇到困难,也不再抱怨自己做事时的马虎大意、不自律和三分钟热度。因为,我可以改变,我生活的如此惬意,没有战争时的家破人亡,也没有当时的离子散,我应感到庆幸!我应该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应该学着放下懒惰,做一个勤劳的人,拒绝那些不良诱惑,拒绝三分钟热度,学会自律,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篇四:电影《1917》观后感

史镘琪

想必大家都知道,1917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它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了全世界。战争发生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同盟国由德国、奥匈帝国等组成,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则组成协约国阵营。

这是一场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参战的兵力大约有6500万人。这个数字相当于投向长崎的原子弹杀死人数的812。5倍,相当于发生了270。8次唐山大地震,其中协约国阵亡5497600人,另有2100万人受伤,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

对人类而言,这是一场浩劫和灾难,值得我们这些后人深思。战后,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和霸主的英国,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和物资损失而削弱,其经济亦因战争大受影响,出现了严重的衰退。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根据双方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推给了德国,德国因此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还不准拥有空军。

德国虽然战败了,但本土上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所以元气并未受到太大的伤害。《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不考虑战败国的利益,空前苛刻,具有掠夺的本质,引发了德国国民极强的反感和抵触情绪。日耳曼人为摆脱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在国内你争我抢,结果希特勒的纳粹党占了上风,误导德国民众走上民族复仇之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得了芝麻丢了西瓜。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和巨大的灾难,所以我们要更加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篇五:电影《1917》观后感

黄贻茜

1914年,英德战争爆发。到1918年,4年多的战争,人民死伤无数。这是一次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浩劫。

这部电影讲述了两个英国士兵穿越敌营,给第八军营送信的故事。德军突然撤军,英国兵准备追击,主力部队发现那是一个坑,让两名士兵送信,救了1600人的命。

我最感兴趣的是布雷克被德国飞行员捅死的情节。一架德国飞机坠落,布雷克和威尔把他从着火的飞机中救了出来,就在威尔给德国飞行员接水的时候,德国飞行员捅了布雷克一刀,威尔给了德国飞行员两枪,把飞行员打死了。他们可以在飞行员下飞机后杀了他,但因法律规定:敌军在飞行员失去武装后不能杀他,但飞行员获救后不能反抗。布雷克临死前,拿出自己的遗物和哥哥母亲的照片,让威尔找到自己的哥哥,让哥哥给母亲写一封信。从布雷克的眼中,他看到了绝望,死者对生者的留念,这也成为他把信送到的力量。

影片最后,威尔成功地把信送到了第八军营,他慢慢走到树旁,就像影片开头那样,不过身边少了布雷克的陪伴。他打开自己的包,里面有几张照片,那是他父母姐姐的照片,后面写着几行字:平安回到我们身边,吻你。

这一次送信,他从一个不愿回家的年轻人,成长成了一位真正的战士,一个内心强大的战士。

这部影片中还有很多细节,如:布雷克和威尔来到一座废弃的农场,走进小屋,里面空空荡荡,但角落里有一个布娃娃。可以想象,这里从前是一个很温馨的家。但是因为战争,农场的一家可能逃亡了,也可能已经被杀害。一战没有正义,双方战士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我们渴望和平。每把战线推进几米,都要付出几千甚至几万人的生命。

我们渴望和平,所以,我们要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